第768章 史诗级赏金(1 / 2)

顾骜为什么要缠着一堆年轻的电池材料专家打破脑洞、另闢蹊径

后世稍微有点常识的看官应该都看出来了,顾骜不仅仅是想赚钱,更是想为基础科技的进步争夺功劳和话语权。

他看上的,是后世炒作得鼎鼎大名的石墨烯。

虽然这东西可能研究十年也不一定能出商业化盈利成果,但是从现在开始就为其投入一点经费,显然是值得的。

顾骜前世作为it人,对2017年左右国内炒得沸沸扬扬的石墨烯材料话题,当然不可能不熟,哪怕是听同事吹牛逼、跟客户和供应商吃饭,都不乏这方面的资讯来源。所以他好歹也算有点三脚猫的常识。

石墨烯这东西,国内产业界炒热基本上是2017年左右了,可实验室里出现早期科学发现,却是早在2004年就有了,最早得出成果的两位科学家,还在2010年就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按照后世“出了成果后过上几十年验证、被产业界应用、社会名声大噪、科学家本人都快老死了才拿到奖”的常态,从出实验室结果到拿诺奖只需要6年,已经算是非常了不得的底层科学突破了。

或许有外行人会奇怪石墨烯不就是一种材料么凭什么一个材料应用领域的突破,能这么猴急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呢是不是评委会有什么陷阱或者科学家的身份有了加分

这还真没有,因为2010年因石墨烯拿奖的那俩科学家,出身也不是很好,人家是不受待见的露西亚人,是1991年sr解体后,从露西亚辗转到荷兰和布列塔尼亚搞研究的。

那个成果最后之所以到了速拿诺奖的程度,关键贡献在于“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的新表现形式”,总结出了“整数量子霍尔效应”。

这些专业术语太拗口,也没必要纠结细节。用看热闹的人也听得懂的人话描述一下,关键在于

石墨烯发现之前,这个世界的主流物理学家们认为,根据传统对量子霍尔效应的认识,或者说根据对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认识,大家觉得“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原子层面的纯二维物质”。

也就是说,大家觉得所有物质都是“一团原子”,而不可能剥离出“一片只有单层厚的原子”。

这是涉及到人类对底层原子世界认知的一个物理偏见,2004年之前论证其实也不是很充分,但大家就约定俗成这么认为了。

可是2004年,那两个露西亚移去荷兰、布列塔尼亚的科学家,也是撞了运,找到了一种黏性材料,可以把石墨粘在上面,然后就把一块石墨材料两边都粘上这种特殊胶体,撕开,石墨被分别粘在了两边的胶体上,就对半撕开了。

这样反覆撕,从1微米几千层的材料开始撕,撕了十几次之后十次就能除1024,居然最后撕出了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单层石墨。

这种时候,石墨“单层之内导电性非常好、结构也非常坚固,但层与层之间非常容易滑动,原子键力非常弱”的宏观特性,也就突然被筛选了。

层内特性被完全表达了出来,而层与层之间的特性,因为没有别的层了,也就不表达了。

你这个原子楼不是地板很强、柱子很弱吗那我把你拆到只有一块地板,没有柱子,不就从原子层面改造了整体宏观性质吗

这个单层石墨原子就是“石墨烯”。

而站在新材料资本家的角度,石墨烯的物理特性很重要。

而站在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角度,石墨烯的物理特性倒不是非常重要,只少没重要到值得在发现后六年就拿诺贝尔奖的程度。

最重要的是,这个发现颠覆了“自然界不可能存在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实现原子层面纯二维厚度的物质”的理论偏见。

这就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说句难听的,你这个物质就像是被二向箔拍扁了一样,纯扁,二维有多扁,就是这么扁。

这时候,再分解一下这项未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事儿要做成,需要四个大方面的贡献。

首先,你要在理论上,陈述目前认为“自然界无法存在单层原子厚度的物质”这一偏见不严谨的地方。

第二步,你要搞到一种能够完美分离石墨的粘胶材料,真的能够完美剥离石墨原子的层与层应力。

第三步,设计实验,用这种完美粘胶材料撕出单层石墨原子。

第四步,验证这种单层石墨原子材料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在量子力学层面与其他结构的传统石墨材料进行比对。并且最终推而广之,得出“整数量子霍尔效应”。

这里面,学术含量难度最高的,是第四部,也是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