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李昱曾经找褚青深谈过一次。(因为她见了王瞳和张婧初后,满满的惊讶。俩个人的长相气质,甚至某些方面的性格,要怎么搭就怎么搭,跟角色再适合不过,当下便拍板签约。
苦恼许久的演员问题,轻松松就搞定,这让她愈加认为,褚青是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气的家伙,所以也想听听他对这片子本身的看法。
他不懂导演技巧和剧本结构,但懂一部电影的好坏,还真提出不少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部分:
风格,角色。
李昱在开始的时候,受困于资金和演员的限制,打算把片子拍成熟悉的纪录片形式,难度较低,容易上手。
其实就是贾璋柯玩得最溜的那种,半纪录片半电影的调调。
大段大段的长镜头,丧心病狂的中远景,吵吵嚷嚷的外界噪音,天书般的方言对白,几乎可以忽略掉表演的人物塑造……
褚青做演员时,便罢了,犯不着考虑这些东西。可现在,换成制片人的角度去想,就很古怪了。尤其他还刚从鹿特丹深造回来,牢记着葛文的那几句忠告:
画面差!
声音差!
基本听不懂!
而且看的难受!
眼下这一对比,着着实实的生出种挫败感,人家说的真没错,就一个字:糙!
他倒没想过鼓捣出什么伟大的电影,只是不能容忍,在自己手里拍出一部粗制滥造的作品。
于是,他跟李昱很深刻,很小心的,提出这个问题。
结果,那货二话没说同意了,她特么早就想干了!
这个女人内心的凶残程度远超外表的斯文无害。原先是条件不足,才求稳稳当当的。这会要钱有钱,要演员有演员,还稳个劳什子,妥妥的撒欢。
好吧……俩人也算达成共识。
至于第二个意见,就麻烦了点。
《今年夏天》的本子很复杂,人物众多,明线暗线交叉,显得有些繁琐和浮躁,貌似丰富。实则苍白。
小群、小玲、君君、妈妈、警察……这些角色,每一个都有表述,但每一个都没展开。也许演员本身能理解,可观众看着就费劲了。
角色的精彩,出镜时间占了很大因素,而按照预期的电影长度来讲,小群、小玲和君君,这三个主要角色,绝对有充足的时间去展现。
李昱却偏偏不按套路出牌。十足的坑货,她把大量的时间给了谁呢?
给了那些路人配角。
这就蛋疼了!
她特想表现出一撮边缘群体的普遍性状态,同性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老年人恋爱。单身爸爸等等。
但如此做的结果,就是把电影变成了一锅乱炖,戏份均等,层次不明。
褚青的意见是:把妈妈的黄昏恋故事。完全删掉;把警察的支线剧情,尽量缩减。这俩部分内容,在他看来根本多余。
李昱立马就炸毛了。拍着桌子喊。
褚青脾气好,慢腾腾的跟她耗。他不是自负,也并非当上了制片人,就得瑟的玩宫心计,彰显一下权威。
他拿着那剧本,请教过老贾,请教过楼烨,甚至拜托郝容,联系中戏的一位教剧本创作的老师看了看,补足充实后,才拎了出来。
褚青本身没什么说服力,他那些帮手的份量就强大了点。李昱冷静下来后,自己细细品了两天,觉着意见正确。
最后,俩人商讨的直接体现就是:
第一个,胶片升级成了35mm。
第二个,三位女演员的戏份都有所增长。
至此,《今年夏天》除了故事脉络之外,它的角色刻画,表现手法,跟最初的设想已经完全不同。
主题突出,人物鲜明,层次感清晰,从基础上,它真正的,开始像一部电影。至于能拍成什么德行,那就是导演和演员的道行了。
李昱极其的忐忑和期待,或许她只是想扛着一台16mm的破机器,完成心中的一个念想。
而现在,这个简单的念想,似乎变成了更加辉煌的梦想,并且,唾手可得。
…………
制片人的工作范畴特广,包括前期筹备、组建摄制组、成本核算、财务审核、监督拍摄、后期制作、发行、申报影展等等。
名头也不少,按级别递减,什么总制片,执行制片,制片主任,生活制片之类的。
褚青干的活,就是最低等的生活制片,呃,当然了,他自己不知道。
剧组到泉城的第二天,就开始正式拍摄。理论上,李昱也有投资,应该算出品或制片那一挂,可这女人忒没良心的撂挑子,全甩给了褚青。
于是,丫就妥妥的累成狗了。
每晚,他必须做出次日的通告和计划书,贴在走廊的大墙壁上,内容有:需要拍摄的场景,需要的演职员以及他们工作的时间,从午饭份数,到带几箱矿泉水,再到胶片长度,事无巨细。
第二天早上,他得调配车辆,指挥装卸器材,有睡懒觉的,他还负责催叫起床。
到了片场后,先摆张桌子,列好签到表,每个人员到达和离开,都得签字。接着查看场地,督促准备工作,排除安全隐患啥的。
拍摄时就更忙,还得提醒录音师收音,摄影师对焦,记录进度报告,顺便关注盒饭什么时候能送来……
总之,拍了几天后,褚青发现,他特么居然是最忙叨的!
非常非常的不习惯,一直以来的生活规律,瞬间被打破了。那些事情都不大,但特琐碎,还不能慢待,因为你承担的是整个剧组的工作状态,影响的是这部作品的质量好坏。
压力倍儿大!
唯一值得高兴的,大概就是,从青子变成了青哥……可为毛半点成就感都没有?
小剧组,没办法。一个萝卜一个坑,想加人手,就得添成本,就那么六十多万,能省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