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英国低头(1 / 2)

ps:今天四更完成,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

1845年4月27日早上出版的《泰晤士报》等英国主要报纸,全部以头版头条的形势报道了英军在缅甸战场上的惨败。这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极尽所能的夸大事实,他们在报道当中声称,数十万英军被中国人击败,中国人已经占领了整个缅甸,并且,现在印度空虚,中国人极有可能攻下印度。这些报纸的报道,引起了英国上下的一片恐慌。印度可是大英帝国最为重要的一块殖民地,总人口高达两亿多的印度,为英国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如果丢失了印度,英国生产出来的工业品,销售到哪里去呢?每年英国可是能够从印度掠夺高达上千万英镑的财富的。丢掉印度的话,英国将实力大损。

整个英国,爆发了反对约翰.罗素爵士内阁的游行示威活动,唐宁街首相府外面,更是被愤怒的民众所包围,要不是苏格兰场及时出动了警察的话,说不定那些愤怒的民众会冲进首相府。

印度即将被中国人占领,英国的那些工商业资本家们也坐不住了,这将极大的影响他们的利益,他们纷纷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要求政府想办法保住印度。整个英国,乱作了一团。

这个时候,约翰.罗素爵士宣布内阁全体辞职,整个英国的政局,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拼命的想要维持英国的稳定。在这个紧要关头,英国议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新任内阁的选举。紧紧用了三天的时间,新一任的内阁首相就上台了。不出意外,这一次上台执政的。是英国保守党的成员。上一次,辉格党借助战争失败,将保守党的罗伯特.皮尔爵士赶下了台。这才过了几年。保守党就以同样的办法回击了辉格党。

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伯爵成功的当选成为了英国内阁首相,他是第十四代德比伯爵。在英国的上流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之后,内阁的其他重臣,也都陆续到位了,出任外交大臣的是格兰维尔伯爵,财政大臣则是由本杰明.迪斯雷利出任,陆军大臣亨利.威廉.佩格特侯爵出任,他是安格尔西侯爵。海军大臣则是由查尔斯.亚当爵士出任。这一届的内阁重要成员中,除了财政大臣本杰明.迪斯雷利之外,都是英国的贵族。在英国的上流社会,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可见,维多利亚女王陛下信任的,终究还是这些贵族。虽然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是在这个时代,女王依旧有着很大的权力的。加之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也是一个不甘寂寞,同时又有才能的人,他们两口子配合下。牢牢的将英国的权力掌握在手中。因为约翰.罗素内阁的惨败,所以维多利亚女王才属意由贵族上台组阁的。

不过,摆在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伯爵等人面前最大的难题。依旧是平息愤怒的英国民众的怒火。否则的话,政局想要稳定下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伯爵等人,不断的向民众们保证,印度依旧在大英帝国的掌控之中,中华帝国不会对印度发起攻击等等,但是,民众们根本就不相信。为此,内阁的重臣们。伤透了脑筋。

“首相阁下,这样下去可不行啊!今年的工业发展以及财政收入。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财政大臣本杰明.迪斯雷利说道。他是首相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伯爵的心腹,也是内阁成员当中。唯一一个不是贵族的人。正是在首相的全力支持下,他才有机会成为内阁的财政大臣的。不过,他接手的同样是一个烂摊子,虽然大英帝国每年的财政收入高达五千多万英镑,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与之相比,但是,花钱的地方也多。特别是这一次在缅甸的作战,耗费的军费就高达上千万英镑。加之这一次损失惨重,接下来肯定要大规模的整顿军备的,这些都需要花大量的钱。英国如果再乱下去的话,明年就会出大问题了。

“那些媒体,只知道兴风作浪,要不是他们造谣的话,就不会这么麻烦了!”斯坦利伯爵有些恼怒的说道。因为电报通信的发展,发生在缅甸的事,很快就传到英国来了,他们就算想要封锁消息,也是不可能的。再说了,也不能这么做。如果封锁消息,并且被曝光的话,他们这一届的内阁,恐怕会立刻下台。

“首相阁下,要解决这一切,关键还在中国人。我们需要和中国人达成协议,解决这一次的冲突。并且,让中国人保证,不会对印度发动战争。这样的话,国内的局势应该就能够稳定下来了。”外交大臣格兰维尔伯爵说道。只不过,这个道理谁都懂,但中国人为什么要帮助英国呢?他们恐怕巴不得英国越乱越好,这样他们才有机会趁机发展壮大起来。

“首相阁下,实际上,上一届内阁发动第二次英缅战争,并没有什么不对的。拿下缅甸,可以有效的保护印度,更能够对中华帝国构成威胁。如果成功的话,这对于英国是非常有利的。可惜的是,他们的意图被中国人识破了,所以他们才放弃了泰国,将大军派往了缅甸。如果我们能够击败中国的话,我们在远东南洋地区的利益,就可以得到巩固。但是,遗憾的是,我们失败了。缅甸已经落入了中国人的手里。中国人占领了缅甸之后,他们对印度的威胁就更大了。我敢保证,中国人肯定对印度有着野心的,他们迟早会对印度下手的。要想保住印度的话,我们就得大力的武装印度才行。”陆军大臣亨利.威廉.佩格特侯爵说道。如果换做他是托马斯.格罗夫纳爵士的话,他恐怕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的。只不过,托马斯.格罗夫纳爵士的运气太糟糕了,这才有了现在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