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 完结+番外_344(2 / 2)

一路向东,又到了魏地。

如今离大梁之役已经过去了三年,有秦皇在陈县的督战的一年,魏地已经基本恢复正轨,虽然每个村已都已经被编成了秦制的“里”,各种秦律也有人宣读,可犯罪私斗,还是随处可见。

不过民不举官不究,魏人还是本来的生活,只是劳役税赋比魏国要重得多。

秦国的税赋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当年收成、有无受灾、以及战争需求三点来定的。

而要支持数十万大军在不到十年时间里灭六国,税赋征发,可想而知。

至徭役,据严江所查,这三年间,魏地的儿郎已经被数次征发,两三年未见了。

先说是征去灭楚,两度攻楚,灭楚之后,又征伐去攻占各地郡县,这便罢了,攻了楚,又去了代地,至今未回。

秦人在各地征召本土读书人当吏,但读书人怎么愿意当一小吏,大多逃去齐国。

只有一些家穷贫困,不能移的人,才能去给秦人当小吏。

不过日子还算过得去,习惯很难更改,但改过了,又会接受的不愿再改。

严江路过高阳乡时,便遇到村人在与税吏相争。

村人祖辈皆按魏制算一斗,不愿意按秦制交赋。

而抗税在秦地可以说是大罪了,如果真惹火了秦吏,这村人就得去当刑徒。

这时,本在喝酒的里村的门吏醉熏熏地上前,三言两语,说动了村人,按秦制交了税。

他没说什么大道理,只是说听说代地地动,王贲不费一兵一卒就已经成功拿下代地,你家儿子必能回家,你切不可让他回家孤苦一人。

村人仿佛有了盼头,便补足了税赋。

严江一时好奇,便上前去,以旅人求口水喝为由,与那门吏交谈起来。

那门吏姓郦,三十多岁,细长眉眼,长得只能算端正,是个家贫的读书人,祖上也阔过,但是战国数百年,没落的世族多得数不过来,就比如秦灭魏后,他家族主支都已经去了齐国,只留下他这只没钱没势的,留下“看守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