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顾北(1 / 2)

好人平安 骁骑校 1885 字 7天前

燃烧瓶里灌满了汽油,点着了就是灾难,千钧一发之际容不得丝毫犹豫,傅平安一记直拳擂在青年鼻梁上,当场打得他鼻血横流,踉跄着倒退几步,燃烧瓶落在地上摔碎,汽油流淌,遇到明火燃烧起来,青年的裤脚上沾了一些汽油,迅速引燃,吓得他满地打滚,狼狈不堪,当众把裤子脱了才幸免于难,但脚踝还是烧伤了。

“还不快滚!”傅平安厉声喝道,那青年惊魂未定,恨恨瞪他一眼,一瘸一拐的去了

周围人群见没什么乐子可看了,也就散了,那辆日产轿车的主人并没有下车感谢傅平安,而是迅速离开,逃之夭夭。

傅平安觉得挺无趣的,一场爱国活动怎么搞成这样。

他没留意,人群中几个端着尼康单反相机的记者将这一幕拍了下来。

晚上,范建在网上看到了傅平安打人的一幕,照片很清晰,一看就是出自专业摄影师,但是剧情被曲解了,旁白写的是开日系车的车主暴打游行大学生, 下面一片跟帖,都是痛骂打人者的。

范建当即回帖辩解,但是他发现练就多年的抬杠本领在汹涌的民意面前毫无招架之力,他发一帖,人家发一百贴,杠抬的再好,语言再凝练刁钻诙谐充满双关和反讽全没用,别人根本就不看。

路琨赵劲也发觉不对头,傅平安殴打爱国青年的帖子被转到江大论坛上,引发群情激奋,还有人煽风点火,明显是借题发挥想对付老大。

傅平安一笑置之,说清者自清,不用搭理,过两天其怪自败。

……

刘康乾在电脑前也看到了这些帖子,他同样付之一笑,但很快就有一个想法冒出来,只是自己一个人干不来这件事,需要帮手协同,最佳人选就是堂姐刘婕妤。

刘婕妤和熊茹娘家还在家呆着,工作不是那么容易安排的,小姑父还在运作关系,上下打点,堂姐整天闲着没事,一拉就响,姐弟俩一拍即合,先在网上沟通了一下,制定了战略部署。

然后,刘康乾顺藤摸瓜,找到了原始帖子的出处和拍照片的人,这个人是个记者,叫阮小川,把照片放在网上是无意识的举动,那些配词并不是他写的,他仅仅是一个新闻记者而已。

刘康乾一个月的学生会主席不是白当的,社交应酬的本事练得很到位,他以江大学生会副主席的名义打电话给报社,借口联系新闻报道,要到了阮小川的电话,然后请堂姐出面约见。

这一招果然奏效,阮小川接了电话,爽快赴约,双方在一家咖啡馆见面,阮记者年纪不大,白白净净,一张斯文败类的脸,他看到约见自己的女生还带了个帅哥过来,表情就有些不大自然。

刘婕妤说:“介绍一下,这是我弟刘康乾,江大学生会主席,我们是亲姐弟。”

阮小川和刘康乾握手:“久仰。”

简单寒暄后,刘康乾进入正题,他谈到那一组照片,问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阮小川据实已告,说自己还拍了很多照片,为什么你们只对这一组感兴趣。

刘康乾说:“网上出现了一些不实的指责,对我们江大的声誉造成了损害,所以我想找到当事三方,澄清一下,打人的是我们大学的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和同班同学,我想请阮记者帮忙寻找开车的人,以及被打的人。”

阮小川说:“这个我真没有办法,我只是记者,又不是私家侦探,不过我可以给你们支招,按照车号和照片寻找,按图索骥,请警察叔叔帮忙就行。”

刘婕妤说:“您是记者呀,记者可是无冕之王,您在社会上跑了这么多年,肯定认识很多人,我们只是大学生,没接触过社会,搞不定这个事,还是您来帮忙吧,这是一点意思,请您喝咖啡的。”

一个红包放在桌上,看厚度大约有两千,阮小川经常写软文拿车马费,这属于单位认可的业余收入,但这一次他不准备拿,因为对记者来说,钱不是最重要的,交朋友才是。

这姐弟俩举止谈吐都非常得体,家庭出身一定很好,阮小川笑道:“别您您的,叫我小川就行,钱先收回去,帮朋友忙哪能收钱,请我吃一顿火锅就行。”

刘婕妤笑道:“别说一顿,三顿都行,走,现在就去。”

正是饭点,刘婕妤结了账,带着两人出门,阮小川正要招手拦车,刘婕妤拿出遥控钥匙按了一下,路边一辆保时捷小跑车闪灯响应。

“911!”阮小川眼睛亮了。

“坐我的车。”刘婕妤将钥匙给了刘康乾,自己爬到狭窄的后座,让阮小川坐在副驾位置,去饭店的途中,阮小川略施小计就问出了姐弟俩的来头,原来是已故交通厅刘厅长的千金和卸任石化刘副总的公子。

在火锅和啤酒的助推下,三人的感情迅速升温,成为好朋友,阮小川酒量不咋样,喝了一瓶半啤酒脸就红了,他仗着酒劲说了实话:“兄弟,姐们,据我所知,这个打人的人已经被人肉出来了,他叫傅平安,这个人可了不得,简直就是自带主角光环,传奇人生,我本来写了一篇报道,被主任给毙了,就是写傅平安的,他和你们家的恩怨情仇。”

刘婕妤已经咬牙切齿,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傅平安虽然不是直接凶手,但父亲刘风运的死和这个人脱不开干系,刘康乾神态自若,摇头道:“小川兄,他和我们家没有仇,我们家和谁都没有仇。”

阮小川拍拍脑瓜:“对对对,是这样,刘厅是因公殉职的。”

刘康乾说:“我并不想包庇谁,偏袒谁,现在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居然发生殴打爱国青年的事情,这实在令人在感情上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