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忙不忙,你刚回来,坐车也累,我坐下就走。”既然没事儿,贾冰也就放心了,他俩住的地方也不远,明天再来聊也方便。
沈隆从包里翻出些家里带过来的大枣招待贾冰,然后拿出一本样刊递给他,“贾老师,我这篇小说能发表还多亏了您帮忙,这本您就留着慢慢看吧。”
贾冰自己也有订《收获》,不过自己订的和作者赠送的样刊感觉完全不一样,他乐呵呵地收下了,询问起沈隆新作品的进度,沈隆将《老井》的稿子交给贾冰,贾冰马上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一时竟然忘了沈隆还在边上呢。
沈隆也不着急,继续拿起晓霞给他的书看了起来,两个人就这样坐在窑洞里各看各的,要是有人突然进来,看到这架势肯定会吓一大跳,可他俩谁也不觉得奇怪。
“好文章啊!”看完之后贾冰长叹一声,他再次确认,眼前这个年轻人在文学方面的确有天分,“虽然同样是黄土地上发生的故事,这篇和上一篇的内涵却大不一样,要更加贴近时代,更能反映农村的新变化……”
“这回你打算给那儿投稿?还是《收获》?”贾冰问道,要是短时间内黄原能出两篇《收获》,他这个黄原文艺界的老前辈脸上也有光啊。
“我对自己文章的水平倒是有些信心,不过相比《收获》也有自己的打算,同一个人短时间内两次登上《收获》,怕是有点不太现实,就算能录用估计也得过几期才能发表,所以这篇我打算投给《当代》。”沈隆回答道,他还想早点拿到稿费呢,而且要是能把《收获》、《当代》、《十月》、《花城》这纯文学的四大杂志都发一遍,也挺拉风的。
“嗯,《当代》的历史虽然没有《收获》长,但水平和影响力也不差多少,这样吧,稿子我拿回去了,明天我找人帮你誊抄,然后帮你投稿。”誊抄这活儿说起来也挺累的,贾冰觉得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开始写新作品。
沈隆又和他聊了会新作品的规划,告诉贾冰,这次他打算写个长篇小说,名字已经想好了,就叫《黄土高天》,将讲述新一代农民创业的故事;后世有同名的电视剧,说的是改开后三代农民和农村干部的艰苦奋斗,有很多素材可以借用,沈隆打算在这部电视剧的基础上,融合少安的经历写一部长篇小说。
这次个人创造的比例将会增加,也是对他个人能力的一次考验,在认真阅读和学习了这么多经典著作,又该写过两篇经典小说之后,沈隆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写好。
当然,自己创作和改写的难度自然是不一样的,说不得这篇小说完成的时间要长一些,修改的次数要多一些。
这样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如果只专注于这篇长篇小说的话,沈隆短时间内恐怕就没什么收入了,于是他打算在写作这篇小说的同时依旧会进行其它创作,下一篇他已经计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