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少年之死(三更)(1 / 2)

龙飞凤仵 莫风流 2191 字 6天前

宋宁从山下走下来,到底部时,宋元时冲着她伸出手。

“小心。”他道。

宋宁搭着他的手跳下来。

沈闻余停在后面,微微一怔,打量着宋元时。

乌宪冲着沈闻余挑眉毛。

沈闻余没理他。

宋元时接住宋宁,待她站好轻声问她:“验尸你可要请人来?方才我见你验尸有些随意。”

“这里不方便,待回衙门后我还要细细查验。”宋宁问道,“张松清家里人来了吗?”

宋元时没有见过她真正验尸过程,听她这么说,就没有再多问。

她虽看着玩闹,但做事从来不会马虎敷衍,他道:“听说在路上了。”

“嗯。这里交给你了,如果家里人来,一起带去衙门。”

宋元时颔首。

宋宁到落梨院的院子里。

薛因望着她,脸色僵硬,语气也不大好:“大人,学生们都请回来了,大人有什么要问的,请自便。”

“但还要请大人温和一些。出了这么大的事,都是孩子难免受惊慌神。”

宋宁并不打算计较薛因的态度,现在这个时候,薛因能忍着对她不恶语相向,就表示对她是有忌惮。

至于敬怕,他早晚会的。

“劳驾带我去张松清的教室。”宋宁对薛因道。

薛因应是,一边走一边给宋宁大概介绍落梨院。

这里的学生统共分三个年龄阶段,读的书也基本差不多。

七八岁到十岁左右,十岁左右到十四五岁,余下的则就是十五岁以上。

课业则以科考为主,分算术、法令、书法……又学论语、大学、春秋等书目。

年纪小些的,则又以启蒙教学为主。

“张松清在高甲班,今天上午一共有两节课,一节是《春秋》一节则是文才。”薛因道,“《春秋》是田先生教,文才则是在下教授。”

宋宁认真听着,乌宪捧着纸笔在后面记录。

他在阆中县衙誊抄了几年,莫说捧着板子边走边写,就是悬空写字,他也有自信。

而且,这样做笔录也要挑选重点记录,并非每句话都写,否则来不及。

这挑重点记录,也需要经验,乌宪誊抄几年案件卷宗的经验,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高甲班一共多少人?”宋宁闻着,薛因回道,“一共有十六个人,最大的今年十九岁,最小的就是他了,他考的成绩也是最好。”

“我们还打算推举他明年去秋试。”

童生考试,考的好的是秀才,考的一般的是生员。张松清才十五岁已是秀才,可见他成绩确实很好。

薛因重视他,推举他去秋试。

这已是莫大的肯定,是个有前途的孩子。

“可惜了,出了这样的事。”薛因叹气。

宋宁也觉得可惜,这样的孩子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族里的希望和未来。

“他寻常个性如何?”

薛因怔了一下,不理解宋宁为什么问张松清的性格,他想了想回道:“这孩子话少,很少听到他主动说话,也不和同窗玩闹。”

“每次看到他,都是在看书或是写字。”

宋宁微微颔首,在薛因的带引下,在一间教室前停下来。

落梨院一共有七个教室。

高年级分甲乙丙教室,这间教室上挂着大大的甲字,表示是普遍成绩比较好的班级了。

宋宁进到教室,里面的桌位分四列五排,矮桌落座。

此刻,教室里空了五桌,共十五个人。

都是统一穿着学院青灰色长袍的少年们,目光齐齐落在她身上。

宋宁负手,介绍自己:“本官宋世安,济南府新任推官。”

下面的眼睛没什么波澜地望着她。

宋宁走到讲桌后面立着,打量着这些人问道:“大家都知道的,你们的同窗张松清遭遇不幸,为了对他的死负责,官衙需要查明他的死因,作为同窗的你们,本官希望你们能够最后帮助他,让他便是去了也能没有遗憾。”

她说完,挑眉一一打量着在座的十五个人。

十五张脸都长的不一样,但是表情却差不多。

没有表情,漠然。

“张清松坐哪里?”宋宁问道。

“大人,他坐这里。”有个少年指着靠墙的最后一张桌子。

宋宁走过去,书包在桌子里,书没有拿出来。

簇新的书包很干净,但里面的书倒是有些折损,脏污。

宋宁将书包交给乌宪,她一一走过去,视线在每个人的衣服、鞋子上扫过。

所有人的鞋子和衣服都很干净。

她重新走到讲案,视线落在坐在左边最角落里的少年。

少年十四五的样子,个子颇高很健壮。中间只抬头过一次看她,其后都是抱着自己的书包,在椅子上坐了半个屁股。

像是在等放学铃声,只要一响,他就会抱着书包冲出去。

“这位同学,你和张松清熟吗?”宋宁问那个少年。

所有人的目光刷一下投向那少年。

少年目光一闪,摇着头道:“不算熟,就认识而已。”

所有人投给他的视线,又收了回来。